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两项婴配粉生产企业 风险防控指南
来源:央广网 日期:2025-03-26
记者从市场监管总局获悉,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蜡样芽胞杆菌风险防控指南》《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克罗诺杆菌风险防控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推动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加强相关风险防控技术指导,提升企业食品安全风险管控能力。
蜡样芽胞杆菌是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部分菌株能产生肠毒素,耐热性强、不易杀灭,是婴儿配方乳粉风险防控的重要指标;克罗诺杆菌是一种食源性条件致病菌,对0—6月龄婴儿,特别是对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或免疫受损的婴儿威胁很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中致病菌限量》(GB 29921—2021)规定0—6月龄婴儿配方食品中不得检出克罗诺杆菌。
近年来,我国婴幼儿配方乳粉中监督抽检合格率持续保持高位。市场监管总局2024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婴配乳粉市场供应平稳、舆情反映良好、质量安全状况持续稳定,近3年抽检合格率均达到99.9%。山东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张然表示,以蜡样芽胞杆菌、克罗诺杆菌为代表的微生物污染事件在全球范围内仍偶有发生,反映出部分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防控等食品安全管理能力有待提升。
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过程中的微生物风险具有偶发性、隐蔽性,需要持续采取措施对生产人员、设备设施、物料、生产工艺、环境等要素进行风险防控,对企业的食品安全风险防控水平要求较高。《指南》是市场监管总局针对特定风险要素发布的首批食品安全风险防控指南。从整体框架上来看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一是蜡样芽胞杆菌、克罗诺杆菌的基本特性,二是生产过程中蜡样芽胞杆菌、克罗诺杆菌的危害识别与风险分析,三是生产过程中蜡样芽胞杆菌、克罗诺杆菌的控制措施,四是对生产企业控制蜡样芽胞杆菌、克罗诺杆菌部分关键程序的指引。
张然表示,《指南》在具体内容上,吸收了国外先进管理经验和国内优秀企业实践,重点突出技术性和可操作性,有助于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加强对蜡样芽胞杆菌、克罗诺杆菌风险要素的理解和认识,可以作为企业完善自身食品安全风险防控体系的直接参考。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加强微生物风险防控的动态管理,将《指南》内容与“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机制有机结合、关联运用,切实提升蜡样芽胞杆菌、克罗诺杆菌污染风险防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