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

当前位置:首页 >数据舆情 >媒体关注

《云南新物种新记录种名录(1992-2020)》发布

来源:云南日报   日期:2021-05-24


《云南新物种新记录种名录(1992-2020)》发布
我省境内累计发现3718种新种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云南新物种新记录种名录(1992-2020)》,展示云南新物种、新记录种调查研究成果以及云南生物多样性工作开展情况。

近期,省生态环境厅联合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在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动物研究所以及西南林业大学等单位的支持下,收集整理了自1992年我国加入《生物多样性公约》以来,发现于云南的新物种和新记录种,形成了该《名录》。

新物种是指在科学工作中首次发现并描述命名的、未被科学认知、经合格发表的物种;新记录种是已知物种的地理新分布记录。此次发布的《名录》按照收录模式标本及引证标本为云南省境内的野生生物类群(不含外来种、归化种)原则,整理了大型真菌、地衣、苔藓、蕨类、裸子植物、被子植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11个野生生物类群的新物种、新记录种。

据统计,1992年至2020年,云南省境内累计发现3718种新种,其中新物种2519种,新记录种1199种。包含大型真菌570种、地衣802种、苔藓56种、蕨类183种、裸子植物15种、被子植物1703种、鱼类215种、两栖类52种、爬行类31种、鸟类60种、哺乳类31种。从分布区域看,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和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勐腊县是新物种、新记录种的集中分布区;从发现时间看,20世纪90年代中期和近10年是新物种、新记录种发现的高峰期,其中,2016年、2020年发现的新物种均超过200种。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吴征镒、蔡希陶等老一辈科学家以及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科研工作者的努力下,云南积累了大量的物种调查数据,先后出版《云南植物志》《云南鸟类志》等系列专著;省生态环境厅牵头发布《云南生物物种名录(2016版)》《云南生物物种红色名录(2017版)》《云南的生物多样性》白皮书等,这些工作为我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调查研究的逐步深入,大量新物种、新记录种不断被发现,有记录的云南生物物种数量持续增加。仅2020年,就在云南发现新物种、新记录种256种,如大围山梧桐、文山马兜铃、勐海灌树蛙等。2021年刚过去的4个月,又发现了50余个动植物新种。海量云南新物种、新记录种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的“网红生物”,云南生物多样性关注度持续升温。

专家介绍,近30年,全国超过三分之一的新物种发现于云南,云南是全国发现新物种最多的省份。此次整理的《名录》反映了云南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方面做出的贡献,为进一步加强物种保护、指导生物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丰富了公众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对宣传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积极意义。

云南是全球36个物种最丰富且备受威胁的陆地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中“中国西南山地” “东喜马拉雅地区”及“印度-缅甸”三大区域的核心和交汇地带,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省份,也是许多物种的起源和分化中心,素有“动物王国”“植物王国”和“物种基因库”的美誉。省内最高海拔6740米、最低海拔76.4米,在南北相距近1000千米的范围内,涵盖了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等7种气候类型。特殊的地理位置,多样的地形地貌以及立体的气候环境,孕育了极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也使云南成为发现新种的高度集中地。(记者 胡晓蓉)